田生地產 2021-08-13 17:45

與香港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討論:房屋議題

早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會議上提及要解決香港「住房難」的問題,可見社會各界都對香港房屋政策的重視。田生地產,紮根香港將近30年,從事市區舊改及樓宇併購,作為業界代表之一,我們希望政府社會上下一心,盡快增加熟地供應。

在房屋政策方面,香港的知名智庫:團結香港基金,同樣針對本港的土地及房屋議題有豐富的研究。並發表多份的相關研究,為社會及政府,出謀獻策,為解決房屋問題。

日前,田生集團主席區永華在辦公室與團結香港基金代表會面,雙方就著市區重建項目、舊樓併購、及城市規劃等議題,進行充分的交流。

田生集團主席區永華與 團結香港基金的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

及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葉文祺 等人進行交流。

田生集團主席區永華表示

多年來公司主要集中港島及九龍半島的舊樓併購。但是,例如新蒲崗,當啟德機場遷出後,可建倍數仍是5倍,而面對日久失修的樓宇,業主們都希望換新樓,可惜現礙於其地契規定所限,重建價值不高,私人發展商欠缺收購意欲。

面對人口激增,地少人多的環境,舊樓業主的居住環境欠佳。根據政府2021年最近數字顯示,公共房屋輪侯時間將逼近6年,創下歷史新高,而公營房屋的實質建屋量,於2020/21年度的出租公屋建屋量只有6,261夥,創10年最低位,可見房屋供應遠遠不及需求大。為了解決房屋問題,社會各界都提出不同建議,例如填海造地、開發綠化帶、發展新界棕地等等,希望增加樓宇供應。

但社會容易忽視了在市中心黃金地帶的樓宇:

尤其新界的元朗、荃灣、大埔等社區配套成熟的舊市鎮。

其實透過重建,能夠更快地增加房屋供應。

會議上,田生地產主席區永華向團結香港基金代表展示香港部分區域的併購項目圖則,區主席在會議上表達:‘公司常收到舊樓業主來電,很希望田生去收購其無電梯的唐樓,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環境。 ’區主席體察民情,不忍心見到年紀老邁的長者要每天爬樓梯,積極鼓勵前線員工視察該區的收購潛力。

但礙於某些舊區:

1)有地契條文規定,如果重建需要補高昂的地價,令私人發展商卻步。 2)樓宇重建後要限高,加上容積率低,重建價值低。

面對以上種種限制,令私人發展商無意欲展開收購重建。因此,會議上區主席主動提出,希望政府的市區重建局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著手收購以上比較複雜的地段,從政府層面,處理複雜的重建問題。實行多管齊下,公營及私營,透過市區的拆卸重建,增加本港樓宇供應。

團結香港基金回應: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 表示,「香港的房屋供應就如麵包師傅需於短時間內製作大量優質麵包一般。欠缺『熟地』、發展過程被拖慢,就有如麵包師傅只有少量麵粉,使用的設備亦運作不良,即使竭盡所能,亦只能緩慢地製作出有限的麵包,使房屋供應『又貴又細』。要扭轉此趨勢,我們需盡快拓展新發展區,竭力推動可以釋出大面積發展用地的相關工作。希望社會可以團結一致,支持政府在所有土地及房屋計劃上積極推進,合力破解供應『乾涸』困局。」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葉文祺  指出,「過去20年來,香港都沒有進行大型的土地發展計劃,土地儲備開始乾涸,缺地的困擾日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明日大嶼願景』作為長遠土地供應計劃,可改變持份者對未來土地房屋供應的預期。同時,由於政府與現有土地持份者的交涉過程中,往往牽涉潛在的清拆及重置問題,大大拖慢各新發展區及其他土地供應措施推進的步伐,『明日大嶼願景』可作為交涉過程中重要的『催化劑』。」

田生地產主席區永華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改變,是未來更好】的理念,繼續實踐,配合政府,加快舊樓併購,增加市區樓宇供應!

關於香港團結基金

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於2014年11月創立,並擔任團結香港基金的主席,是非牟利機構。基金會矢志匯聚新思維和新視野,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為香港的繁榮安定與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為實現全方位開拓,基金會先後設立公共政策研究院、中華學社、科技創新平台、商社聚賢平台、中國文化研究院和香港地方誌中心,思行並進,以貫徹使命。

關於香港團結基金的【土地房屋政策研究】

團結香港基金在2021年初發表土地房屋研究報告,提出要:

「只爭朝夕,解土地「三低」死結;

雷厲風行,破供應「乾涸」困局」。

報告指出,本港正陷入「熟地」供應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質素低的「三低」死結,政府須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實現《長遠房屋策略》(《長策》)的十年供應目標。基金會為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供應作出獨家預測,呼籲特區政府立即行動,提速推進各項造地計劃,盡全力精簡土地及房屋發展的審批程序。基金會亦呼籲社會團結一致,支持政府在所有土地及房屋計劃上積極推進,合力破解供應「乾涸」困局。